您現在位於 - 綜合新聞
|
《統整108課綱素養寫實版》
『記者李澄麗/綜合報導』108課綱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、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。 但跳躍式的學習使得各校學生學習難易度不同,城鄉差距也相對明顯!!
到了高中,學生就必須要能自我統整各科素養,尤其上傳學習歷程檔案,所需要的文字能力,都來自[論說文]、[敘事文]還有[應用文]的訓練,但是絕大多數的國小、國中、高中教科書已不再有完整的閱讀學習,譁眾取寵的3C吸引學生目光,但文字的內涵逐漸減少。 少了全書學習再加上通識課程減少,又多了多元選修課程,導致學生頂多能寫通俗的500字作文,甚至國中生只寫過幾篇平凡的抒情文。
因為課本裡的課文、文章都是取自某作家的某本書裡的某一篇文章,這樣的”斷章取義”型的學習,無助於提升文學內涵,更何況是素養教育!!
經個人鑽研,高中生學習歷的準備方向:
(ㄧ)學生必須明白,這些資料上傳是給大學教授看的,方便教授找到自己要的學生,所以若是心得,教授要明確看到作者是誰。 不是考卷、悔過書或聯絡簿,甚至學生以為自己的文章或作品要壓軸在後面越好,事實上只要一開始沒有吸引閱卷老師的心,就不會看完。
(二)上傳要”學生的作品"有些學生把教師手冊、習作、教學指引上,老師的東西”抄”下來變成自己的檔案,這就錯了。 大學教授要看的就是"學生的作品"請勿抄老師的課程設計。
(三)不要預設自己的一份檔案會讓審查教授看十分鐘以上,大學教授經常在看大量的論文和資料,所以教授們除了可以快速看資料,更精於抓重點,若一開始看起來雜亂無章或沒有重點的資料,很容易被忽視,就算學生再努力,只要資料沒有結構,沒有重點,就不會得到青睞。
(四)如果一份資料合併了好幾個檔案,請一定要:
1.整份資料要有一個"總標題"涵蓋該學期的各種學習活動成果報告。 接著加一個摘要或總結,告訴審查者自己在知識、技術或態度上的發現與主要進展。
2.該門課程不需要成為"報告的標題"但可以擺在"頁首"來彰顯這份報告來自該課程。
3.做一個小目錄,編頁碼,教授可以快速知道第幾頁有什麼。 也就是說,練習編頁碼是一項能力。
4.每一份報告都要獨立開新頁,避免ㄧ篇接一篇。 並且要有合理的內容、結構,而不是東寫一句、西寫一句,讓大學教授還要猜想學生的意圖。
(五)學生每個學期的探索與學習成果都不一樣,所以報告的結構也不該一樣。
例如:參與藝文展演的心得、田野調查的報告、探索課程做的紀錄、實習報告、問卷...,結構都不應一樣。 因此學生要學習找老師討論,哪一種類型的學習紀錄要用什麼樣的結構撰寫。 或者去研究該領域專家的作法,而不是用統一套路來撰寫。
(六)不管報告的內容主體是文字、影像還是多媒體,都要讓教授打開檔案之後就能了解意圖、目的、過程、成果"。 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做美編,應該要學習基本的圖文排版。 而不是隨便插入圖卻沒有圖說,放表格卻沒表說,更不要亂做心智圖。
很多學生誤以為把文字切成一塊塊,用方框圓框串起來就是一個流程圖。 這是錯的!任何表格本身都應該要有意義,把原始數據做成不適當的圖表,還想奢望教授看到什麼數據。 但這個部份真的需要教育最高指導單位來用心設計課本、教課書!不要讓學生拿著原始數據瞎做折線圖和柱狀圖。
(七)好好學習記錄現象並提出證據。 不是拍N張照片就是證據,影片也不是秒數多就好。 市上軟體很多,學生要能剪接、標記與說明。
(八)學生要好好學習中文報告怎麼寫。 教授不會欣賞火星文、不喜歡看到亂用符號,或是亂飛的箭頭以及錯誤的標點符號和錯字。
????最後!身為一個學生,如何改善這些問題?
同學從國小、國中一路讀到高中,背這麼多文章,看過這麼多資料,就自認"懂很多”!!
但請捫心自問,思量一下,自己真正讀完「1本書」全書的數量有多少,書籍用了什麼樣的排版、整理以及如何掌控讀者的心思意念。 缺乏這樣的訓練,就很難呈現自己的努力。
109.11.9吳青芬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