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位於 - 綜合新聞
|
2025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 崇遠堂秋季祭祖遵循古禮 傳承百年詔安精神
【記者譚國民/報導】「2025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」系列活動持續展開,其中深具傳承意義的「詔安崇遠堂秋季祭祖」典禮,於(29)日上午(農曆重陽節)隆重舉行。 由「廖元子公育英會」董事長廖介源、「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」理事長廖世恭及張廖姓宗親齊聚崇遠堂,循古禮祭祀祖先,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,展現詔安客家族群慎終追遠的情懷與世代綿延的文化精神。
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出席典禮並表示,重陽節是崇遠堂秋季祭祖的重要日子,今日能與張廖宗親齊聚一堂,共同參與祭典,倍感意義深遠。 崇遠堂不僅是族群信仰與凝聚的中心,更是見證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。
謝副縣長指出,秋祭不僅是慎終追遠的傳統儀典,更寓意讓下一代懂得感恩惜福、延續祖德,也象徵文化的薪火傳承。 雲林每年於此時期舉辦「詔安客家文化節」,今年於西螺、崙背與二崙地區推出「溪王祭」、「澹仔火遊客庄」、「憶古厝‧音樂會」等八場系列活動,展現縣府對詔安客家文化保存與推廣的持續用心與行動。
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理事長廖世恭表示,崇遠堂是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,見證了從道光年間建成的「繼述堂」到今日「崇遠堂」祭祖盛典的演變,充分彰顯族群對先祖的敬意。 每年的春秋二祭,族人以詔安客語行古禮、著長袍、備三案桌,傳承家族的忠孝精神。 隨著時代推進,崇遠堂已成為族人凝聚的核心,並吸引學者與年輕世代共同參與,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保存,更是對未來的啟示。 他並感謝縣府多年來持續投入建築本體及周邊景觀維護,讓崇遠堂成為一處靜謐宜人的文化景點,歡迎鄉親常來走訪。
縣府自102年起陸續推動彩繪修復、裝置藝術及景觀綠美化等工程,讓崇遠堂成為兼具文化、歷史、建築與觀光價值的重要地標,其融合傳統建築技術與日治時期引入的西方裝飾工藝,格局精緻、形式稀有,見證詔安客張廖家族的拓墾歷史,具有凝聚族群認同的重要意義。 該建物於100年1月13日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,縣府自102年起陸續辦理主體修復工程、第一期及第二期裝飾藝術修復、門神彩繪與水車堵泥塑修復等工作,展現雲林在歷史建築保存與文化推廣上的積極成果。
「2025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」系列活動即將進入尾聲,將於11月2日迎來壓軸活動「詔安客庄─憶古厝‧音樂會」,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共襄盛舉,走進雲林詔安客庄,深入感受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活力,體驗獨具特色的客庄風情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