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位於 - 焦點新聞
|
標線僵化惹怨 議員促調整雙黃線
【記者羅祥霖/台中報導】P台中市道路標線設計長期不符現況引發民怨。 議員29日痛批,市府標線僵化、缺乏人本思維,造成用路人被逼違規。 她指出,雙黃線與斑馬線補繪多年未改善,要求年底前提出「雙黃線合理化調整計畫」,讓標線設計回歸安全。
交通局長葉昭甫回應,原則上十米以下路段可依實際路況彈性調整,部分仍維持雙黃線。 全市巷弄多、人力經費有限,將優先處理高風險區段,並加強與區公所、里長溝通協調。 對於斑馬線磨損問題,他承諾檢討巡查頻率與橫向協調機制,提升道路安全與標線品質。
陳雅惠、謝家宜、蕭隆澤、張芬郁、陳俞融與陳淑華等人29日交通地政業務質詢,關心道路標線不符實況問題。 議員們要求交通局合理化調整雙黃線,並優先改善學校、公園等人流密集區的斑馬線磨損情況,強化交通安全與行人保護。
陳雅惠舉例東南區東英五街、東英路口、新和街、美和街等老舊巷道多僅四、五公尺寬,卻被畫上禁止跨越的雙黃線。 兩側停車後剩餘空間不到三公尺,汽機車會車只能越線閃避,一不小心就遭檢舉開罰。 民眾苦笑,「不是要違規,是根本沒辦法不違規。 」
她批評,依交通部規定「六公尺以上路段得設分向線」只是建議性標準,市府卻照本宣科、一線畫到底,毫無彈性。 甚至有巷道年底就要重鋪,施工單位仍先噴上「慢」字標線,形同浪費公帑。 她要求交通局盤點全市狹窄巷道與市場周邊路段,會同區公所與警察分局檢討調整,除了轉彎、學校出入口等高風險區,其餘應改劃為單虛線或虛實線組合,兼顧安全與便利。
陳雅惠也呼籲建立「標線巡查維護制度」,定期盤點全市斑馬線狀況,並提升夜間與雨天能見度,讓「行人優先」不只是口號。
謝家宜則批評,標線補繪反映半年都沒補,是人力不足還是執行力太差?要求交通局提出明確改善時程。 張芬郁也指出,交通局早在2023年就承諾盤點十米以下道路的雙黃線,但因跨里意見不一便停擺,強調塗銷與否應以「專業與安全」為唯一標準,不應被地方壓力綁架。
圖說:台中多條道路雙黃線與斑馬線補繪未改善,市議員要求提調整計畫,讓標線設計回歸安全。 (記者羅祥霖翻攝)
|
|
|
|